3.控制好画面的色调,拍摄日出、日落时的景物,由于此时光源的色温偏低,景物呈现出暖色调效果,如何使所摄画面的色调偏暖呢?实际拍摄时,应根据感光材料标定的色温值或摄像机的平衡色温值,采用适当的方法达到所需要的暖色调。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当使用日光型彩色片在此刻拍摄时,由于胶片的平衡色温为5500°K,而日出、日落时光源的色温为3000°K左右,在彩色摄影中,当光源的色温低于彩色片的平衡以温时,画面的色调偏橙红。所以使用日光型彩色片在日出、日落时拍摄,不用加任何滤光片直接拍摄,所摄景物在画面中呈现暖色调效果。
  (2)当使用灯光型彩色片在此刻拍摄时,由于灯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为3200°K,如果不加滤光片直接拍摄,画面色调没有暖色效果而呈现一般色调。如果想形成暖色调效果,只需拍摄时在镜头上加用校色温雷登85滤光片,将光源的色温降低后,所拍摄的日出、日落时的景物在画面中呈现暖色调效果。
  (3)使用电视摄像机拍摄日出、日落时的景物,为了使其在画面中呈现暖色调,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在5500°K的外景自然光条件下用5600°K的滤光片一档正常调整白平衡,之后再拍日出、日落时,摄像机不再调白平衡,利用上述的调白平衡结果直接拍日出、日落时的景物,所摄景物在画面中色调偏暖。另一种方法是在拍摄日出、日落时,按当时太阳的色温选择1号滤光片(3200°K)进行正常的白平衡调整。拍摄时不采用1号滤光片,而将3号滤光片(5600°K)一档搬到镜头后面,再进行拍摄,也可以获得暖色调效果。
  4.拍摄日出、日落时,特别是拍摄剪影或半剪影画面,要注意地面上的暗主体,不宜与无关紧要的暗背景重叠,以免影响主体物的轮廓再现。
 
 
 
 
 
 
 
 

《迷人古镇》片断


《中国宁夏》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