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明、黄昏的拍摄
黎明和黄昏,这一时段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此时的光线特点是:由于天空的亮度受太阳位置的影响,在距太阳较近的天空就很明亮,距太阳较远的天空较暗,亮度分布很不均匀。另外,日落后或日出前有余辉 ,天空有局部的暖色调,而距日落日出较远的天空,已不受余辉的影响,天空呈一定的蓝色调。同时,此刻的照明效果的变化非常快,延续的时间不长。地面景物由于得不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平均亮度偏低,暗部没有细部层次,景物间的对比弱、反差小,当画面中有天空出现时,由于此时天空的亮度较高,所以天空与地面景物的亮度间距又容易过大,此时景物在画面中常常被处理成剪影或半剪影的状态。
剪影是利用较为明亮的景物作为背景,将暗色调的主体衬托在亮背景的前面,使暗主体在画面中形成没有影调细节的黑影像。而半剪影的画面效果,拍摄条件与拍摄剪影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就是拍摄半剪影时,景物的亮度范围没有拍剪影时那么大,所摄画面中的暗主体在亮背景的衬托下有最低限度的质感再现,画面效果是既有明暗对比鲜明的轮廓形态,又能在低亮度的暗调光影中再现物体的细部和人物神态。而剪影的画面效果是明暗对比,这种画面形象的表现力,主要取决于主体的形态、动势、动感和鲜明的轮廓。
霞是由于阳光照射接触到地面空气中的尘埃、水滴和气体分子,由于光的散射 而形成的。拍摄朝霞、晚霞最理想的时间是太阳露出地面之前和太阳刚刚落入地面之后的短暂时间内。这时,天空稍暗,云彩的边缘却透露出明亮、金黄色的轮廓。有时,也将太阳同时拍摄在常有云霞的画面里,但必须在阳光亮度不高,没有产生光晕现象之时,或太阳躲在云层中,所摄画面效果最好。拍摄云霞,如果利用潮湿的地面或江河、湖泊的水面,表现出景物的倒影,将会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
拍摄黎明、黄昏或朝霞、晚霞时,如何控制画面的曝光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上面论述的此时此刻的亮度特点以及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来决定画面的曝光。一般来讲,拍摄黎明与黄昏时,由于景物之间的明暗对比较弱,亮度分布较均匀,拍摄风光全景时,常依据景物的平均亮度值确定曝光组合。当景物的亮度分布不均匀时,多依据主体物的表面亮度确定曝光。拍摄剪影、半剪影画面时,多以画面中较为明亮的景物确定曝光。
拍摄各种霞光的曝光控制,一般不要以太阳所在方向的最高天空亮度为依据,要适当兼顾地面比较暗淡的景物亮度,通常以与太阳两侧成30°角左右的天空亮度作为确定曝光的依据,其目的是在不影响云霞亮部层次表达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感光材料或光导材料的宽容度,使景物的暗部层次也得到一定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