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光线斜射,是拍雪景的极好时机,不论是侧光、侧逆光或逆光拍摄,景物均有较长的投影,利用影子可使画面上空旷的雪地打破单调的感觉,增添生气。早晚光线色温低,地面受光照射的景物色调偏暖,而没有被阳光照射的阴影部分,蓝紫光较多,景物呈冷冷的效果,早晚拍摄还可以利用画面中受光部分与背光部分冷暖色调构成鲜明的对比,以增强画面气氛。早晚光线由于天空散射光较弱,景物阴影部分的辅助照明相对减少,因此不宜把连成片的大面积阴影,摄入靠近镜头的前景部位,以免造成画面影调低沉。
   
有投影的雪景
  在逆光条件下拍摄雪景,一般可不用辅助光,因为冬天的光线比较柔和,雪的反光率较高,所以除早晚外,景物的反差不会太强烈,但拍摄带有人物活动的中、近景时,应对暗部进行适当的辅助照明。利用照明灯具或反光材料提高暗部亮度值,压缩景物的亮度范围,使景物与人物之间得到亮度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表现。
  拍摄雪景时,对于前景的选择和处理应掌握以下原则:
  1.前景要与主体配合得当,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
   
有前景的雪景
,都不能有损于主体的表达。
  2.前景不能与主体混淆,影响主体的突出。当透过前景观察主体时,前景的线条不能过于繁杂,以免影响主体的突出。
  3.前景要讲究形式美,要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美化画面,在构图上,不要破坏画面的完整性。
  拍摄雪景时确定曝光的依据应该是:在拍摄较大面积的远全景画面时,可以根据雪景中的阴影部分的亮度确定曝光量。因为雪景中的阴影部分,在散射光照射下,其亮度与人的肤色的亮度相近,这样,既能表现出雪的明亮效果,又能比较丰富地表现雪的层次。当拍摄带有人物活动的中近景画面时,由于人物与白雪之间的亮度间距过大,因此,在拍摄时,首先应对两者之间的亮度范围进行压缩,给人物增加适当的辅助光,提高暗部亮度,压缩了人与雪之间的亮度范围,然后根据人脸亮度确定画面的曝光。
       《中华泰山》片断1      《中华泰山》片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