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何拍摄不同条件下的景物
第一节 如何拍好不同景别的画面
  画面景别,是指被摄主体画面形象在影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摄影机(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摄影镜头的焦距长短。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另一方面,在摄影机(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影视界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特写。
 
 
  不同画面景别,其表现的内容不同,景别的功能也不同,这样一句话对景别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远取其势,近取其神”。
   
中近景画面的量光方法
    (一)中、近景画面的拍摄
  中近景画面的特点是:景别小,内容少,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该画面所强调的是:景物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中景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拍摄中近景画面,经常采用以下几种量光方法。
  采用近测量光的方法,当拍摄的主体是人物时,一般按人脸的亮度值确定曝光,使人物在画面中有较好的表现。当拍摄其它物体时,应根据创作意图,准确地控制画面的曝光。如果要将景物在画面中形成最佳效果,拍摄时不论景物表面反光率高低,多按主体物的表面亮度确定曝光,使其形成中级亮度。如果是要将景物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再现时,那么,拍摄该物体多采用照度计量的方法,以该物体实际接受的照度值,确定曝光,这样处理,以保证中级亮度的景物在画面中形成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