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纱在造型处理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影响柔化影像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纱的粗细与疏密。纱的粗细与疏密直接影响柔化影像的效果。在相同条件下,编织的愈密,柔化效果愈重;反之,
(2)纱的颜色。纱有黑纱、白纱、彩色纱三种,其中黑纱对所摄画面中的色调、影调影响较轻,而白纱在提高阴影部分,减小反差和柔化影像方面,要比黑纱具有更大的漫射作用,因此,柔化影像的效果也就更明显。在彩色摄影中,纱的颜色,一定程度上影响画面的色调。 (3)纱在镜头前的位置。纱在镜头前距离的远近,在一定范围内是影响柔化效果的重要因素。纱愈靠近摄影镜头,柔化影像的效果愈轻,纱距摄影镜头愈远,柔化效果愈明显。借助改变镜头纱的位置来调整柔化影像的效果时,不宜将纱置于从摄影镜头主焦点算起两倍焦距之外,因为超过这一范围镜头纱自身会形成清晰的影像。 利用镜头纱拍摄有点状光源、或耀斑的被摄体范围内时,不同形状的纱可产生出不同的光芒效果,其中十字纱可产生类似十字星光镜的拍摄效果。龟纹纱可形成米字镜的拍摄效果,而不规则的纱可产生不规则的光芒效果。 在摄影摄像中,当连续旋转加在摄影镜头前的镜头纱或柔光镜拍摄水面亮斑以及能直接看到光源的灯具,或常有耀斑的静物时,都会产生光芒四射的旋转变化,使画面影像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特殊意境。 3.雾镜 雾镜是一种具有轻微漫射作用的透明的薄片或经照相腐蚀的无色光学玻璃(或有机光学玻璃),把它加在摄影镜头前面,能对来自被摄景物的光线起不同程度的漫射作用,并使漫射光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像平面上,从而减弱影像的清晰程度,特别是各细部的清晰度,提高景物暗部或较暗部分的明亮程度,从而使整个画面呈现一种雾天朦胧的效果。使所摄画面如披上一层薄雾一样,远景变得隐隐约约,似隐似现,增强了画面的大气透视效果,使画面具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加用雾镜拍摄时,雾镜的漫射作用可使光线由影像的高光部位向阴影部分产生明显的渗透,使影像间反差减小,清晰度降低,因此,使用雾镜来形成雾景效果时,一定要根据创作意图,进行合理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雾镜所产生的雾状效果毕竟和自然雾景有所不同,主要区别是,自然形成的雾近薄远浓,而雾镜所产生的“雾”远近相同。所以使用雾镜要注意画面的亮度平衡及影调的控制,否则画面影调会造成一种灰调子,影响景物的正常再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