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一个名门贵族家庭。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因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会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家乡。在自己的庄园里度过了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
  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有: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尽管他的立场是矛盾的,他的解答也许是错误的。然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