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京派与海派的论争发生在1933~1934年,而这场论争的发难者、第一个站出来抨击海派文人的沈从文,也自然被尊为京派作家的旗手和盟主。 沈从文在《论中国创作小说》一文中提出了“海派”这一概念,并对海派作了明确的界定,“从民十六年,中国新文学由北平转到上海以后,一个不可避免的变迁,是在出版业中,为新出版物起了一种商业的竞卖。一切趣味的俯就,使中国新的文学,与为时稍前低级趣味的海派文学,有了许多混淆的机会,因此创作的精神,是堕落了的。” 沈从文在《论“海派”》一文指出:“妨害新文学健康发展,使文学本身软弱无力,使社会上一般人对于文学失去它必需的认识,且常歪曲文学的意义,又使若干正拟从事于文学的青年,不知务实努力,以为名士可慕,不努力写作却先去做作家,便都是这种海派风气的作祟。” 沈从文认为张资平就是造成这种堕落的带头人。 海派文人苏汶则以《文人在上海》一文回应。这场论战一开始就是不对称的,京派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海派则自知理亏,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