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艺术特色
  散文诗是现代文学独特的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和韵律严整的诗。散文诗是文学上的两栖动物。散文诗是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韵律的音乐,是白话散文和白话诗互相嫁接的产物,是边缘体裁。
波特莱尔
屠格涅夫

  散文诗的出现也是借鉴外国文学的成果: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1821~1867年)第一次用“散文诗”一词。在我国五四时期,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有过大量的翻译。
  鲁迅的《野草》则是开了中国散文诗创作的先河,形式自由,行文活泼,有诗、诗剧、对话、杂感。内容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形象凝炼,别有意境,又蕴含深刻的哲理,比一般的散文精粹含蓄,凝聚着更多的诗情。
  散文诗是以散文为外衣,以诗意为灵魂的。
  (1)奇特的构思
  ① 现实的梦幻化
  写梦境的有七、八篇,通过梦境揭露黑暗社会和人生的丑恶行径。
  《失掉的好地狱》、《死后》、《狗的驳诘》、《立论》
  ② 主观思想形象化
  把主观感受变成具体的意境创造,通过精细描写现实生活的景物,托物言志。
  《秋夜》、《好的故事》、《雪》、《风筝》、《腊叶》借景抒情,托物咏怀。
  粗线条勾勒象征性形象,写出富有概括性的生活场面,表现思想感情。
  《影的告别》、《求乞者》
  ③ 在鲜明对比中抒写情怀,抨击庸俗妥协的社会弊端,歌颂坚韧不屈的情操。
  《复仇》、《这样的战士》、《过客》、《淡淡的血痕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野草》是鲁迅真实思想的记录,蕴涵着深刻的鲁迅的人生哲学。从艺术技巧上讲《野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2)绝妙的语言:
  鲁迅新奇、丰富的想象力使语言产生一种既有诗情美,又有哲理意韵的独特韵味。
  ① 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创造出别致的艺术意境:
  一种是由人物对话形成的一种实意境──寓言式的,通过生动的形象包含深刻的内涵。
  如《求乞者》、《立论》、《狗的驳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一种是由优美的写景抒情的语言构成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一种深邃、丰富、复杂的感情境界。
  例如《雪》,写雪景溶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北方“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还有《秋夜》、《风筝》等。
  ② 用曲折、含蓄、象征性的语言容纳更为广袤的诗情和人生哲理,给读者以想象和深思的余地。
  《野草》中有许多格言、警句式的语言。
  如《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