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和前期杂文的成就
  一、《野草》赏析
  1.写作背景
  《野草》是散文诗集,托物言志,意境独特。《野草》共收入1924~1926年创作的散文诗23篇,1927年7月结集出版时又加了一篇《题辞》。鲁迅写《野草》和写《彷徨》是同一时期,即五四落潮期。从大背景看,北京段祺瑞执政府统治之下,一股封建复古逆流顺势而起。鲁迅的心境是苦闷、彷徨、矛盾、痛苦的。这一时期,进化论、个性解放思想仍在鲁迅思想中起作用,但面对严酷的现实斗争,进化论思想开始轰毁,处于思想转变的痛苦探索时期。
  另外,五四运动退潮后,知识界出现了大分化,有的高升了;有的退隐了;有的前进了,鲁迅仍然执著于现实,对高升的鄙弃,又不甘心退隐,因此,他一面战斗,一面又感到孤独、彷徨,有布不成阵,成了游勇的感觉,有一首小诗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从小环境看,有两件事发生在写作《野草》的时期,一是鲁迅和周作人的“兄弟失和”,这件事造成了鲁迅极度的精神痛苦。虽然我们已无法还原这件事的历史本来面目,但可以肯定的是,从1923年下半年开始,原先情同手足、志同道合的周氏兄弟翻脸了,鲁迅在这个家里再也找不到温暖,他感受到的是火药味,是无法化解的矛盾,是无法言语的精神伤害和心灵痛苦。另一件事是许广平进入了鲁迅的生活,他们之间发生了非常微妙、复杂的师生恋情,这在鲁迅沉闷、干涸的情感世界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可以说社会、家庭的种种不安、复杂的因素,使鲁迅陷入了极度的精神危机之中。
  《野草》就是在这种思想、情感的焦灼时期写出的,它“是一种由外部聚集种种痛苦的感受,不断向内心深处集中压缩,最终以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方式(自我磨难、自我剖析+世相透视、社会批判)来抒发情感”的散文诗集。它的独异性来自来于鲁迅特立独行的艺术人格;来自于鲁迅作为思想家复杂与深邃的生命体验;来自于鲁迅超凡脱俗的艺术创造力。《野草》是一位孤独的思想家、艺术家的心灵独语,其深邃的思想、深美的意境、深沉的哲思,超越时空,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