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讽刺艺术 鲁迅的讽刺观: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只需把平常事特别一提,既要有夸张,又要含蓄,讽刺是严肃性和热情的结合。 鲁迅的讽刺艺术有下列主要特点: ① 讽刺的含蓄性和丰富性的统一 例如,《肥皂》只写了一些生活中的平常事,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四铭,肖像可笑,表面上道貌岸然,可内心肮脏,揭露他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和卑污的灵魂。 小说中多次提到“咯支咯支”(用肥皂洗一洗),鲁迅抓住一般人的心理表现,所谓“口中所说,心中所想”。对孝女,四铭不是想她怎样可怜,而是联想到肥皂──“咯吱咯吱”──洗澡。鲁迅在评《红楼梦》时曾说,看《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 ② 喜剧性和悲剧性的结合 鲁迅的讽刺艺术,在笑的背后有着严肃的内容。 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是放在充满笑声的环境中表现的,而笑的后面是世态炎凉。孔乙己的自身也充满喜剧性的矛盾,他内心深处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处在卑微的境地,还不以为可怜,仍然自欺欺人。在封建制度的奴化下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意志,他既迂腐又善良,最后异化成形同动物,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消逝。我们如果把他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就会体会他的内心深处说不出的痛苦,最后眼泪把笑淹没了。 阿Q,以引人发笑开篇,最后笑不出来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的每一个行为都以喜剧性的形式表现,但又都包含着悲剧性的潜流,比如“大团圆”结局。写出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悲剧,这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