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代表诗作分析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结构严谨,形式整齐,音节和谐,集中体现了新格律诗的三美原则。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把旧中国黑暗、腐朽、颓败的社会现实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
  ①建筑美:为了配合“死水”的内容,全诗结构安排非常死板,每句9个字,每节4句话,全诗5节没有变化。
  ②音乐美:《死水》每行的音节都包含一个“三字尺”(如“绝望的”、“吹不起”等)和三个“二字尺”(如“清风”、“半点”、“漪沦”等),每句之间“三字尺”与“二字尺”错落交织,韵脚和谐,整齐中富于变化。
  这是 一沟 绝望的 死水,
  这里 断不是 美的 所在,
  不如 让给 丑恶 来开垦,
  看他 造出个 什么 世界。
  ③绘画美:闻一多不愧是一位美术家,短短的一首诗中写出了丰富的色彩,“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诗人压抑着内心的义愤,用反讽的手法,把死水的丑恶、腐烂写得色彩斑斓,就像鲁迅先生讽刺守旧派把脓疮般的“国粹”描绘为“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⑿ 使“死水”的肮脏和丑恶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首诗在诗行的排列上只在最后一句加以变化,好似在沉默中的爆发,韵脚齐整,沉重、铿锵、有气魄。表现了闻一多深沉、厚朴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