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⑴ 在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曾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你怎样理解这一说法,请结合巴金的作品加以论述。
答:卢梭是法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天赋人权思想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崇尚自我,感情真率,热爱自然。他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生巨大影响。他对传统的叛逆、他的浪漫激情、他在《忏悔录》里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与腐朽,既是一部表现了强烈忏悔意识的自传,也是一部控诉之书,这些都对巴金的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巴金作品中一贯表现出的,激情、叛逆、真诚、忏悔,也和卢梭一样是基于对人类的大爱,从《家》的激情控诉到《寒夜》的深沉剖露再到《随想录》的痛苦忏悔以及说真话的艺术,无不表现了卢梭的精神本质。
可结合自己的熟悉的作品细节展开论述。
⑵ 巴金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
答:巴金善于长篇小说创作,而前后的创作风格不完全相同。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主要以青年恋爱、婚姻、革命为主要表现对象,如《家》。40年代作品趋向写实,趋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代表作品为《寒夜》 。在作品《家》里,巴金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热情,具有一种青春的抒情性。“激情”既是巴金艺术风格的特点,也是他艺术魅力之所在。而在《寒夜》中,则表现了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显示了出色的现实主义成就。作品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对人物内心尤其是病态心理的挖掘和刻画异常细腻深刻。
⑶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巴金的逝世带走了思索的时代,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请结合巴金的作品谈谈你的感悟。
答:巴金一生的叛逆、激情、忏悔全部都来自他博大的人类之爱,以真善美作为巴金文学境界的出发点,结合作品及现实但自己对巴金艺术人生的深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