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摄像中的白平衡调整
  什么是白平衡调整?
  白平衡调整(又叫白平衡调节,简称调白)是指景物在同一光源照射下,调整摄像机三色电信号混合比例,使之与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协调一致,使景物色彩正常再现或根据创作意图形成最佳的色调效果而进行的工作。
  调节白平衡的工作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白平衡调整,使照明景物的光源色温与摄像机三基色信号的感光灵敏度一致起来,从而使所摄画面中的景物色彩真实、自然地正确还原。另一层意思就是通过摄像人员进行的白平衡调整,有意创造出符合节目内容要求或增强画面气氛的一种特定的色调效果。
  白平衡调整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粗调白平衡,简称粗调白;另一种是细调白平衡,简称细调白,两种调白方法怎样进行,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区别,下面分别叙述。
  粗调白是指在白平衡调整过程中,只根据实际光源的色温值,在摄像机上选择相应的滤光片,不再进行细微的调整。
粗调白平衡还可以创造出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景物时所感受到的色调效果。拍摄时有意使照明的光源色温与摄像机工作状态所要求的色温不一致,从而拍摄出偏色的画面效果。如早晚日出日落时,给人的印象是暖色调,而阴雨天给人的印象是冷色调,摄像中为了获得满意的色调效果,也可以利用粗调白的方法来实现。
  拍摄日出日落时,将摄像机开关扳到3200K预置键,直接选择5600K一档的滤光片进行拍摄,由于实际光源的色温会明显的低于5600K,因此,所摄画面的色调偏
粗调白的四档滤色片参数
1号滤光片 3200K
2号滤光片 5600K+1/4ND
3号滤光片 5600K
4号滤光片 5600K+1/16ND
暖,符合人们的视觉效果。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暖色调的颜色深浅会随着两者之间的色温差的大小而变,5600K的滤光片确定后,早晚时光源的色温越低画面的暖色调效果越浓,光源色温越高,暖色调越浅。当拍摄阴雨天条件的景物时,由于光源中以天空散射光为主,相关色温值在6500K以上,这时选择3200K预置键拍摄,将使所摄画面偏色非常严重,为了使画面只是形成一种阴雨天的冷色调效果,可以运用5600K一档的滤光片,将阴雨天的高色温适当地降低,获得满意的冷色调效果。
  细调白是指在不同光源照明时,为了提高画面色彩的饱和度或改变画面色调效果而进行的细微调整。这种调整方法是针对照明光源的色温与摄像机滤光片所设色温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如果不调,就会产生偏色而使景物色彩失真,这就需要通过摄像机上的黑、白平衡调节装置进行细微地调整,从而形成满意的色调效果。
   
基谱板
   
反光率18%的
的标准灰板
  细调白平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实际照明光源的色温值,选择相应的滤光片。然后将选择的白色卡片(或有色卡片)置于顺光照明下,把摄像机镜头对准卡片并充满画面。需要指出利用白色卡片进行调整,是为了使所摄画面色彩正确还原,而利用有色卡片进行调整是为了改变画面色调。
  最后一步是按下摄像机上的白平衡调节开关。先调黑平衡,再调白平衡。调节黑、白平衡时,等待数秒后,在摄像机寻像器中看到显示OK,此时,表示白平衡调整工作结束。需要指出,摄像机进行黑平衡调整,是让摄像机的三色电信号恢复到厂家设计标准,而进行白平衡调整则是使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摄像机的三色电信号的感光灵敏度协调一致,以便形成最佳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