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反光板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反射光太强太亮
反光板反射光与主光光比处理不当,差距太小,会出现反光板反射光照明的区域曝光过度的现象,使观众视觉感受失常,使画面中的景物变成了两边都亮的“透明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反光板距离被照明体太近或使用了单向反射式反光板等,由于反光板造成的辅助光过亮,使人眼感觉非常不适,人工用光痕迹过重。使用反光板或灯具照明提供辅助光的基本技巧是不使人们察觉到使用了它们。 (二)反光板位置不准确
反光板放在什么位置上照明,应认真地加以对待。反光板反射光作辅助光时,反射光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在被摄体表面产生投影,不能造成第二主光的印象,不能同主光形成夹光效果。
反光板反射光做主光,一般用于环境照明条件较差时。反光板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组织起画面的影调对比,形成光调的合理配置,担负起光线描绘、造型的作用。同时要尽量处理好光线的投射角度,反射方向要真实,高度要适当。使用多块反光板时,要注意主光光线的统一。 (三)反光板角度偏低
在照明创作中,许多人比较重视室内、棚内、演播室内的灯光照明,而常常忽视外景的自然光照明。外景中反光板照明角度偏低,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几乎被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了。如单块反光板在使用时经常是立在地面上,靠在腿上等,致使辅助光角度明显偏低,有时甚至出现程度不同的脚光效果,使被摄体的描绘与塑造受到很大影响。
(四)区域性照明,光痕明显
所谓区域性照明,是指被照明体在一个区域内或随镜头运动的几个主要区域内,反光板辅助光照明效果较好,而走出那个区域时,反光板辅助照明即刻消失。
这种区域性照明应尽量避免,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
1.用反光板摇跟;
2.用反光板移跟;
3.用反光板“接力”;
4.用大块反光布、反光屏照明。
在实际拍摄当中,还要学会因地制宜地借用拍摄环境中存在的反光物体,如白色的服装、翻开的书籍报纸杂志、浅色的墙壁、白色的桌布或床单等等。我们可以移动这些反光物体靠近被摄主体来起到补光作用,也可以让被摄主体靠近不能移动的反光物体。环境景物的反射光有时还可以用来做拍摄的主光,这种主光比直射光要柔和的多。拍摄环境中反光物体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弥补目前我们时间拍摄当中照明装备方面的不足。
利用环境景物的反光时,要特别注意环境色的影响,如红砖墙会反射红色光,绿树丛会反射绿色光,这些色光会使被摄主体偏色,所以除了特殊情况下想取得偏色效果外,一般应选择白色和浅色的环境景物作反光物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