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形成画面的色彩基调
在一幅画面、一个镜头、一个段落甚至是一部片子当中,如果有某种色彩占据画面的支配地位,形成了整体画面的色彩趋势,那么我们就说画面就是以这种色彩为基调的。彩色摄影作品的基调,是指画面上占支配地位的调子,即它的主调。从色彩的冷暖性质上来分,彩色画面的基调可以有暖调、冷调、中性调子三种;如果从色彩的明度上区分,可以有高调、低调、中间调几种;假如从色别上区分,彩色画面也可以构成各种色彩的基调,如红色基调、绿色基调、蓝色基调、橙色基调等。
画面的色彩基调,首先是自然界事物色彩效果的客观反映。如果拍摄蓝天、大海,就应是蓝色;拍摄森林、草地就应是绿色;在日出、日落时拍摄,画面就应该偏暖色;在天光照明时间拍摄的画面,就应带有一定的蓝色调。
画面的色彩基调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往往是一幅画面、一个镜头、一个段落或一部分片子的情感基调,可以揭示人物命运、渲染不同气氛,往往是主观创作者为片子注入的贯穿情绪,与主题思想相吻合。
画面的色彩基调可以有多种,在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最常见的两种,即暖调和冷调。
所谓暖调画面,即以红、橙、黄为主的画面,它往往给人以温暖、热情、欢乐、喜庆、吉祥等联想。拍摄暖调画面,首先要注意选择和调整被摄体色彩搭配,使其以暖色调为主,还要有意选用色温比感光材料基准色温较低的光源,此外,加用暖色的滤光镜,可以使画面呈现暖调,在后期冲印胶片或电视画面的后期制作时也可以通过加工使画面呈暖色。
郭艳民拍摄的《Oxford之秋》(图6-3-4)是2006年10月底在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大学的校园中完成的,深秋季节,草坪上落满了黄叶,这棵树上的叶子也已经全部金黄色了,在逆光照明之下,显得熠熠闪光。整个画面形成了金黄色的暖色调,这种色调强化了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所谓冷调画面,即以蓝、青色为主的画面,它往往给人以寒冷、收缩、凉爽、冷
静、明净等感觉。拍摄冷调画面,首先要注意选择和调整被摄体色彩,使其大部分为蓝青色,还要注意运用色温比感光材料基准色温高的光源,使画面偏蓝青色调,在
镜头前加用蓝色滤光镜,以及在后期制作时利用特技制作造成画面偏蓝青色,也是形成冷调画面的主要方法。
郭艳民拍摄的《哈德逊河》(图6-3-5)是在傍晚时间拍摄的,利用数码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功能,有意地将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在较低的色温值,由于入射光线色温较高,因此,画面的基调形成偏蓝的冷色调,增强了夜幕降临的色彩感觉,水面的帆船也几乎成为剪影状态,显得静谧、安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