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彩的三属性
(一)色别
色别也叫色相,是各种色彩的名称和相貌,如红、绿、蓝、青、品、黄。当然,色别不只这几种。这些色彩之间的相互混合,还能产生一系列其它色彩,如橙黄、蓝绿、黄绿、青紫、红紫等等。培养认识色别的能力,是准确地鉴别色彩和表达色彩的关键。
(二)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纯正的光谱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显得最亮。橙和绿次之,红和青又次之,紫色的明度最低,显得最暗。二是某一种色彩受到强弱不同的光线照射,其本身产生的明暗变化,也表现出明度的不同。一种色彩受强光照射时,它的色彩变淡,明度提高;当这种色彩受光很少,处在阴影中的时候,它的色彩变深,明度降低。对色彩明度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被摄体的明暗关系、立体空间关系,区分各种色彩的明暗变化。
(三)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以阳光的光谱色为标准,越接近光谱色,色彩饱和度越高。如果一种色彩中掺杂了别的颜色,或者加了黑或白,其饱和度便降低。
饱和度越高,色彩越艳丽,越能发挥其色彩固有的特性。当色彩的饱和度降低时,其固有的色彩特性也随之被削弱和发生变化。比如,红和绿配置在一起,往往具有一种对比效果,但是只有当红色和绿色都呈现饱和状态时,其对比效果才比较强烈。如果红色和绿色的饱和度降低,红色变成浅红或暗红,绿色变成淡绿或深绿,把它们仍配置在一起,相互对比的特征就减弱,而是趋于和谐。
饱和度和明度不能混为一谈。明度高的色彩,饱和度不一定高。如浅黄明度较高,但其饱和度比纯黄低。颜色变深的色彩(即明度降低),饱和度并不提高。如红色中加黑成为暗红,它的饱和度也降低了。在摄影中,颜色受到强光的照射,明度提高,但色彩饱和度降低;颜色受光不足,或处在阴影中,它的明度降低,饱和度也降低。
室外的被摄体,其色彩的饱和度随其所处位置的远近不同会有所变化。如果被摄体所处的位置离观者较远,看上去它的色彩饱和度会降低。这是因为,当观看远处的被摄体时,我们的视线要透过较厚的空气介质(如水分子、尘埃等),它们能对光线产生漫射作用,使远处的景物看上去显得发亮,色彩饱和度降低。
曝光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影响,纯正的色彩,当它被正确曝光时,再现出的色彩饱和度最高;曝光过渡或不足,饱和度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