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景别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景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某一事物同样大小的画面形象,在这个影视段落当中可以是特写,而在另一个影视段落当中则可以是全景。判断影视节目中某一画面属于什么景别,不能单纯只看画面面积的大小,而是要取决于该画面所在的影视段落所表现的主题。
(二)景别有向两极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景别向两极发展,远景向大远景、航拍、卫星画面方向发展,特写向大特写、近摄、显微摄影方向发展,两极景别具有强烈的主观意味和感情色彩,往往被称为“心理镜头”,可以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其这一特点,但是也要防止滥用。
(三)在影视摄影当中,画面景别要成组拍摄。
也就是说,在某一场景拍摄,要注意画面景别的变化、丰富。影视摄影讲究“场景”,场景指所讲述的事件的发生地,一部片子有若干个场景组成,一个场景由若干个镜头组成,一个场景往往会有全景,用来交代事件发生的场面及人物间关系,还会有中景、近景交代所展开的情节,用特写交代细节。摄影师要避免同一场景中不同镜头在画面上视觉的雷同,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需要注意景别的变化。在同一场景的拍摄当中,画面景别拍摄一定要成组,即几种画面景别要拍全,这有利于后期的编辑以及可以把被摄对象表现得更为完整。
(四)景别画面与时间长度。
在影视作品中,画面的时间长度对观众的视觉感知、心理感受具有很大影响,画面时间长度取决于前期拍摄,更取决于后期编辑。从拍摄经验和影视作品拉片分析中,人们发现以下画面长度与人的视觉感受相关数据:0.4秒的画面,会在人的视觉上留下模糊印象;0.5秒的画面,在人的视觉上介于“有印象”和“无印象”之间;0.7秒的画面,会在人的视觉上留下清晰印象;如果没有画面内容、画面形式的吸引,任何画面在3~5秒之后,人们的视觉注意力都会逐步下降。
在实际运用当中,要从视觉心理、艺术创作、镜头剪接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不同景别画面的长度。从视觉心理方面来说,对于信息含量较大的画面、对观众视觉吸引力大的画面、景别较大的画面时间长度要长一点,这有利于观众看清画面内容、解读画面内涵、感受画面情感,时间长度越长,心理因素的作用会越明显;从艺术创作方面来说,保留画面正常的时间长度,会客观地展现被摄事物,人为地延长或缩短画面的时间长度,会形成积累或悬念效果;从画面剪接方面来说,不同景别画面组接可以产生不同的节奏,远景、全景画面往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组接在一起,节奏会显得缓慢,近景、特写画面往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组接在一起,节奏会显得快。
(五)声音景别。
在影视作品当中,声音不能以具象的形式占据画面幅面,画内声音只能依附于画内声源出现在画面中,画外声源则只能依靠听觉去感知。现代声音录制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完整逼真地复制声音,能够在影视作品当中体现出声音的远近、方位,再结合上声音的大小、强弱、粗细、音质、音色,可以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深刻影响。声音的位置、距离、强弱等因素也会影响到画面的构图,如被摄物体的位置安排、空白的取舍、景别的选择等。在现代影视节目制作当中,声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声音的录制要求也决不再是简单的清晰响亮,而是要反映出声音的“场”概念,使影视真正成为“视”、“听”相结合的大众传播媒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