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顶角度拍摄
  顶角度拍摄即摄影机镜头近似垂直的从被摄体上方自上而下拍摄,这种角度在拍摄中用的较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较少有这种自上而下几乎垂直的看视经验,所以这种角度可以改变人物正常观察景物时看到的情形,画面各部分配置有较大变化,画面效果往往比较奇特,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感受比较强烈。
  顶角度拍摄有利于强调人物、景物造型上的图案变化,它往往用来展现平面上组成的某种图案的美感,如展现花样游泳比赛的造型、展现舞蹈造型、展现大型团体操造型等;在静

   
  图3-3-9《银鱼》
刘大可拍摄
 
 
物摄影当中,景物的安排布置往往在平面上开展,但是最终的拍摄还要从顶角度进行。
刘大可拍摄的《银鱼》是利用从市场上买回的银鱼摆成螺旋形的图案用顶角度拍摄,其图案非常漂亮,虽然鱼是死鱼,但由于画面中螺旋形线条的存在,使得银鱼在人的视觉心理的作用下产生了很强的动感。(图3-3-9《银鱼》,刘大可拍摄)
  顶角度拍摄还可造成被摄物体上下部分大小的悬殊比,物体形象由上到下急剧收缩,可以造成较大的物体影像变形,视觉效果独特;顶角度拍摄让观众居高临下,获得心理上的某种优越感。美国一位摄影家曾从一座长方体的摩天大楼上方用广角镜头向下拍摄摩天大楼,使摩天大楼在画面中形成了一个倒立的锥体,显得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体现了摄影家对所谓现代文明的独特看法。
  顶角度拍摄具有化立体为平面的能力,被摄体周围的空间被大大压缩,物体的顶面成为最突出的部分。远距离顶角度拍摄可以避免难以表现的杂乱、细小线条,并以宏观气势、大的线条脉络取胜,具有形成单纯构图的能力,还可以将繁杂景物化为统一的色块、单纯的线条、深沉的影调,这一特点特别是在航拍当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我国著名摄影家陈长芬先生拍摄的《大地》摄影作品集中有许多精美的、立意独特的航拍作品,他从宏观的角度,捕捉象形的图案,然后以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精神为主线进行组合,表现了自己对于宇宙、生命的独特思考。(图3-3-11《大地》组照,陈长芬摄)

 
《 裂变 》 《 指纹 》
《阴》 《阳》 《男人》 《女人》

 
  图3-3-11《大地》组照,陈长芬摄  
 
  中央电视台1998年拍摄的《改革开放二十年》系列片的第一集《飞跃神州》(电视片50分钟完全采用航拍,拍摄了我国除台湾、港澳之外的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著名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等,开创了我国电视航拍的多项纪录,许多画面拍摄的非常壮美。这部作品在航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带动了全国各省级电视的航拍之风,积累了大量的拍摄经验。《飞跃神州》的航拍在三个方面特点突出:第一,大量采用超低空飞行,飞机常常是在山谷、楼宇之间穿行,或者是贴近地面景物飞行,给画面带来了强烈的动感;第二,大量采用早晨和黄昏的光线拍摄,这时光线色彩感较强,明显偏暖色调,光线的入射角度低,使景物影调、层次丰富;第三,主要采用环绕飞行的飞行方式,以某被摄体为中心进行环绕飞行拍摄,使得画面的动感良好,有时飞机不能环绕飞行,摄像师还有意地将摄像机进行一定的旋转进行拍摄。
   有意思的是,在《飞跃神州》的航拍中,对于全国各地的拍摄都是采用逆时针的旋转方向,唯独对于首都北京的拍摄却是采用了顺时针的旋转方向。播放片断

 
 
  图1-2-7纪录片《改革开放二十年》截图 总摄像:元克君  
 
   近年来,在纪录片航拍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一部片子是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该片记录了各种候鸟为了生存而艰难迁徙的历程,各种鸟儿在为梦想的天堂而迁徙的过程中,面对各种艰难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智慧和情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神奇的世界。该片主要采用热气球、动力伞进行航空拍摄,由于事先对鸟儿进行了饲养、训练,摄制组成员和各种拍摄用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从而为他们在空中和鸟儿一起飞翔并完成拍摄扫除了障碍。这部影片使得影视工作者第一次能够和鸟儿一起翱翔蓝天,并且能够在同步飞行中进行影像记录,同时,还能够使观众从鸟的视点感受大千世界。播放片断

 
 
  图3-3-13 纪录片《迁徙的鸟》机拍摄花絮截图 导演:雅克·贝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