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陪 体

  陪体是在画面当中陪衬、渲染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对象,它是画面当中与主体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次要对象。

   
  图2-2-1《乌干达的干旱》
(英)迈克·威尔斯
 
 

  陪体与主体相配合可以说明画面的内容,有利于让观众正确理解画面的主题思想,可以防止产生误解或者歧义,陪体可以烘托陪衬主体,可以对主体起到解释、限定、说明的作用。
  陪体还可以起到点明和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画面中如果没有陪体,那么画面的意义会显得比较一般,而有了陪体,画面的主题就会得到深化。如曾经获得1982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英国作者迈克·威尔斯拍摄的《乌干达的干旱》(图2-2-1)中,孩子的手仿佛像一只瘦弱的小鸟的爪子或是从考古地带挖出的化石之类的东西,下面的那只手属于一位修养极好的奉献于人类慈善事业的西方传教士,这幅作品把饥饿和富足并置,可谓匠心独具。如果没有那又白又胖的大手的陪衬,黑人那瘦小枯干的小手就不会得到强化,我们对画面主题的理解也不会有现在这样深刻。
  有些画面当中把陪体处理在画面前景的位置,使它和前景合二为一,起到双重的作用,既可以交代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丰富画面影调、色调的层次,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既能够强调画面的空间透视,又有利于美化画面。

   
  图2-2-2《讨价还价》
王新华摄
 
 
  王新华拍摄的《讨价还价》这幅照片表现中国北方部分农村的一种交易方式,交易双方将手藏在衣襟下面通过压手指讨价还价,这种交易方式虽然原始但却保密。在这幅画面中两头牛既是前景又是陪体,既可以交代情节,又可以丰富画面形式上的变化,牛的脊梁骨在这里成为线条,引导人们的视线看向画面的中心兴趣点──衣襟下讨价还价的手。摄影者对两头牛的脊梁骨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作者捕捉摄影形式美元素的能力。
  陪体的处理方法有直接处理陪体、间接处理陪体两种。
  所谓的直接处理陪体,就是把陪体处理在画面内部,让观众可以看到。这种处理方法要求陪体一定要与主体有所对比,而且不能压过主体,两者必须要有主有次,有虚有实。在直接处理陪体的画面当中,陪体的面积往往会比主体小;陪体的位置,往往处于非优越性的边、角、前景、背景的位置;陪体的形象往往会残缺、不完整,只要画面中保留足以说明其性质的部分就可以;陪体的色彩、影调往往与主体有对比,而且不抢眼。由于陪体和主体构一定的情节,所以要求陪体在动作、神情方面要与主体有密切的配合,陪体的线条结构、方位朝向也必须与主体相互呼应、相对一致。

   
  图2-2-3《第一次进城》,韦大军摄  
 
   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毕业生韦大军拍摄的《第一次进城》中,猴子是主体,人是陪体,说明猴子是被人抱着进城的这个情节。画面的主体和背景形成了鲜明的明暗对比,背景中虚化的人影交待了“城市”的环境特征。对于陪体的处理,基本上遵循了“陪体靠边角、影调彩色不抢眼、形象不完整”等特点。
  所谓的间接处理陪体,就是把陪体的形象处理在画面之外,观众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某种线索的引导,通过观众自己的联想、想象来补足这一形象。这种处理方法具有隐喻的意味,可以调动观众积极思考、想象,显得比较含蓄、意味深长。在这种处理方法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把陪体处理在画面之外,但是画面当中一定要保留有“桥梁”或媒介物来引导、限制观众的想象,想象不能漫无边际,没有约束,要有媒介或“桥梁”启

   
  图2-2-4《射箭》
(美)丹尼斯·斯托克摄
 
 
示陪体的具体情节,让人的想象有迹可寻。
  美国作者丹尼斯·斯托克拍摄的《射箭》(图2-2-4)是间接处理陪体的例子,靶子处理在画面外,但是弓弦和箭尾可以引导我们联想、补足这一形象。
  陪体处理方式的不同,涉及到对画面框架观念的不同。
  直接处理陪体,强调保留陪体完整,相当于把框架当作一种“界限”,把画面当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世界,认为它应该是完美的、和谐的整体,各元素都容纳其中,并各得其所,相互扶持,这是传统绘画和摄影的一种构图观念,这种构图方式被称作“封闭式构图”。
  间接处理陪体,陪体可以不完整,把陪体处理在画外,是把画框当作“窗口”,把画面与周围边框外的生活当作一个流动的、联系的世界,它自身可以不完美,但通过联想,可以自然补足残缺部分,与画外元素结合达到完美、和谐,这种构图方式被叫作“开放式构图”。
  由于影视摄影具有分切拍摄、连续叙述、运动拍摄、蒙太奇剪接等特点,所以在影视画面当中就某个具体的画面来说,采用间接处理陪体的情况很多。
  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历来在影像上别具一格,由杜可风、黎耀辉、关本良任摄影指导的《2046》就大量采用了开放式构图的方法(图2-2-5电影《2046》截图,摄影指导:杜可风、黎耀辉、关本良),将画面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紧密结合,将画面空间与声音空间相结合,虽然每格画面看上去是不平衡的,但是整体段落是完整的,这种构图方式与其艳丽的色彩处理共同形成了自己的影像风格,很好的表现了主题情绪。

 
 
  图2-2-5电影《2046》截图,摄影指导:杜可风、黎耀辉、关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