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视台──从晓阳

  从晓阳,男,1964年2月生于安徽省繁昌县,少年时酷爱美术,1981年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舞美专业(学制三年),1984年分配至芜湖市文化系统工作,同时借调到安徽电视台工作(1989年正式调入)。在此期间从事过美工、动画设计、灯光助理、摄像助理等职,1988年从事电视剧摄像工作至1993年,共有几十部(集)电视剧的主摄像的创作经历。1993年底进入纪录片拦目从事摄像和编辑工作至今。

  在工作的同时不断进行学习,1999年,进修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电视制作专业毕业,取得大专学历。2001年,进修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继续教育部电教编导专业毕业,取得本科学历。2000~2003 年参加 安徽大学新闻学系新闻专业的学习,2003又参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研修班学习。
  对从晓阳来讲,从懵懵懂懂对电视的痴迷,到对电视有“一知半解”,中间经历了相当长的阶段,这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摄影人要有热情,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而对他的‘伙伴'摄像机更要有‘无私'的“爱”。在从事专业摄影之前,从晓阳除了受过一点美术基础训练外,对摄像机“一窍不通”,可是他喜欢机器,当时,他对机器设备的迷恋程度,可以说是“有些贪婪”,机器似乎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晓阳成为了一部儿童题材电视剧的主摄影,后来他又在电视剧剧组里“混”了四五年。剧组里每天几十双眼睛“盯梢”下镜头感的训练,对他日后从事纪录片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晓阳拍摄的电视剧广受好评,口袋里亦有若干奖项,风头正健、前途无量。忽然间,他就迷上了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摄影,在专题片和纪录片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以致不归。
  可能是多年的受电视剧摄影的影响,从晓阳对自己所拍摄的画面都有一种“刻意”的追求,那就是希望画面一要有叙事性,再则要具有“美感”。“电视剧的拍摄是四平八稳的,一切准备妥当才可开机,然而,纪录片的拍摄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因而一个好的纪录片摄影对画面要有一定的控制力,你不仅要有判断正在行进中的‘生活流、新闻流'的能力,还要有抓住‘经典瞬间'的能力,这是一种挑战,也是拍摄者的兴奋点,当你在一个新闻事实中不动声色的‘忘我'的工作的时候,当你迅速、准确的抓取到那一个个美妙瞬间(段落)的时候,那种快慰是难以言愉的。我拍片常会进入这样一种状态,兴奋,忘我,当进入到这种状态时,就觉得机器也是身体的一部分了,那种‘物我两忘'那种‘飘然'只有在亲身体验过后的人才会有此同感。说实话,有时候拍摄成了我的一种‘隐',一种‘病',只要有一段时间没有拍片了就觉得身体不舒服”。(从晓阳)

   从晓阳的摄影风格,首先是总体影像的把握──影调、节奏,在大的美学追求上先作设计和构想。无论拍专题还是纪录片,从晓阳有两个环节不能省略──读脚本与看场景。然后再和编导展开讨论,勾勒出节目的总体影像风格(有些编导为此颇不耐烦)。大型文艺专题片《虹》,以其热烈壮美的史诗风格,在海内外播出后引起不俗反响,即是一个例证。而《南宁之夜》,则完全是以影调取胜的一部纪录片。


  讲究画面语言叙述性和抒情性的统一,是从晓阳摄影的主要特色。在文献纪录片《五四运动在安徽》以及《情系黄山》,《他把黄山搬到香港》、《湖畔人家》等一系列获奖作品中,那些叙述和抒情和谐一致、别具感染力的镜头功不可没。

  或许是早年的绘画训练或影视剧拍摄的积淀,从晓阳在拍纪录片或专题片时,对景别的把握近乎苛刻。无论是采访人物,还是拍摄景物,还是在运动中构图,远、全、中、近、特,从晓阳异常坚定地遵循着“语法”。这在以《歙县有个罗汉村》为代表的、一系列黄山和徽州民俗风光片里,得以一丝不苟的贯彻。按从晓阳理解,景别的准确恰当与否,是判断一个摄影师专业还是业余的分水岭。

   经过与摄像机十几年的交道,从晓阳对电视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摄像机就如同作家手中的笔,一幅幅画面就是一个个文字,语句;一部完美的电视作品,就是这一段段画面(还有解说、音效)巧妙、有机组合的结果。画面的景别、拍摄的距离、使用的角度、运动的节奏等等不仅仅是记录一个个事件的技巧,也是拍摄者的心境,更是拍摄者的态度。画面不一定非要漂亮,但不能没有美感,画面漂亮与否并不重要,但是它要符合叙事的逻辑、原则。他喜爱把拍摄对象放的远远的来拍,因为距离是一种美。画面的信息不是唯一的,正是它的多义性才使得编辑有创作的可能。
     从晓阳主要作品:
         1990年 纪录片《虹》中美合拍 全国对外宣传电视节目二等奖
         1991年 纪录片《莲花佛国九华山》 全国优秀节目奖三等奖
         1992年 纪录片《安庆人与黄梅戏》 全国海外电视节目优秀奖
         1993年 纪录片《三十五年看马钢》 安徽省对外宣传好新闻二等奖
         1994年 纪录片《新桥散记》 安徽省电视协会电视三等奖
         纪录片《他二十二次登上黄山》 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
         1995年 纪录片《中国也是我的家》 全国海外电视评比优秀奖二等奖
         纪录片《情系黄山》 中、泰国际电视旅游风光片大奖赛金奖
         全国海外节目评比(长篇) 优秀奖
         1996年 纪录片《歙县有个罗汉村》 全国海外电视专题评比优秀奖
         纪录片《他把黄山搬到了香港 》 优秀新闻一等奖
         中国电视社教类三等奖
         纪录片《中国报道香港回归》 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世纪报道特等奖
         纪录片《张氏俩兄弟》 全国优秀电视人物短片三等奖
         纪录片《湖畔人家》 中国广播电视新新闻奖人物类二等奖
         1998年 纪录片《黄山毛峰 -- 富溪》 安徽省电视协会三等奖
   从晓阳主要作品:
         纪录片《南宁之夜》 全国省级、卫视台易地采访一等奖
         纪录片《靠海吃海的三亚人》 全国易地采访三等奖
         《南国海天第一寺》 全国易地采访三等奖
         1999年 专题片《浅说黄梅戏》 中国彩虹奖中文系列专题优秀奖
          1999年 专题片《浅说黄梅戏》 中国彩虹奖中文系列专题优秀奖
         2000年 纪录片《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全国易地采访三等奖
         2001年 纪录片《回乡》 全国外宣片二等奖
         2002年 纪录片《雨中西递》 全国电视节目质量评比“金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