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EL ADAMS( 安塞尔 * 亚当斯 )
我接触摄影是基于我对环绕在四周的及细微景观的信仰。
盖棺论定亚当斯
安瑟·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在去年四月二十三日死 了。这位祖籍英格兰的美国佬,在他享年八十二高龄的岁月中,集功成名就、集荣华富贵于一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 “大众化”的摄影家,亚当斯曾被时代杂志(TIME)做过封面人物(1979.9.3),还出任主 角,演了五集的电视影集《摄影 -- 锐不可当的艺术》(PhotgraPhy:The Incisive Art)。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所拍过的美国风景区,后来都 - 一成为国家公园。当他不断的抨击里根政府对环境保护不力时,里根还不得不亲自接见他解释原委。 他那十分有特征的脸孔 -- 四岁时就撞歪的大鼻子,一把浓密花白的落腮胡子,一付宽边的老花眼镜,加上一项西部牛仔的阔边帽,还被印在T恤上,为自然保护者们争先抢购的穿在身上。亚当斯使自己和摄影在美国都变得十分通俗化,也十分有商业价 值,他的摄影书已印了上百万册,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都可以买到。有他签名的照片,在六、七年前就一张高达美金八、九千元,目前行情看涨, 节节升高。他有无数的崇拜者,但也有相当多的反对者。说他好的,不管怎么为文论证,都会将他的作品冠上“纯摄影”,而以一代宗师尊称。 反对他的人,最通常的批评是: “在这个崩裂的世界中,居然还在拍石头 ”。在这么极端的两种不同评语下,我们不妨参考那些最没性格的简介文字。摄影小百科(The PhotosraPhv Catalos-1976美国HarPer& Row公司出版)提到亚当斯时这么说:“当你站在一张安瑟·亚当斯的照片前,就无法不被他那技术上的纯粹铺张与华丽所淹没,那实质上没有粒子的照片,提供了外观无限丰富层次的色调,从纯白色到漆黑。 他在1932年加入了西岸的年轻摄影家如威斯顿(E.Weston)、柯宁汉(1.Cunninghan)等人组成的“光由六十四”(F64)团体,相信照片应该有极致的焦距、清晰感和深度,然后亚当斯独自一人开始了一系列的痛苦经验,让自己的照片有更大范围的色调,从这里地发展出分阶测光法(Zone System),使他在拍摄的时候能预先知道色调,来决定曝光和冲洗放大的时间。 亚当斯自己放照片,因为他对待照片的方式就像传统艺术一般,事实上如果你想买他限定张数的签名作品--第六张以后是美金八千元(前玉张数倍于此)。还得事先预定才有呢。除了摄影之外,亚当斯从1931年代起就开始教授这种技术,并以一系列五本的《基本摄影丛书》(Basi Photo Books)和工作坊未宣扬他 的分阶测光法。”从这段不带个人意见的短介中,我们很清楚亚当斯的作品,要不是他那空前的测光手法和冲洗放大技术的话,就没有独自一格的艺术风貌了。他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作品风格建立在技术上的比重最高的一位摄影家了。
换句话说:亚当斯的照片要不是有着那么精巧极致的品质,就是一张张普通的风景明信片而已。就如同他上了封面的那一期时代杂志中,评论家罗伯·休斯(Robert Hushes)写的:“把摄影的记录功能和美学功能分得那么清楚的,在现存的摄影家中,还没有任何一位赶得上亚当斯,他那些成名的风景摄影儿子和记录 扯不上任何关系。 ”亚当斯就是这么一位特殊的摄影家,他完全摒弃摄影的记录功能,而使摄影成为“ 纯粹的技术运作,用来担任美感的表达工具 ”,因此也使 大部分对摄影抱有报导使命的人士,对他的东西嗤之以鼻,这些反对的 人还包括比亚当斯还有声望的当今摄影大师昂利 · 卡蒂一布列松在 内。 亚当斯所拍的这些了无人烟的风景,全是美国山水,这些荒野景色 早已成为美国人的道德寓言。因此亚当斯在美国文化中,很自然就有 了家喻户晓的地位,但这并不等于他在世界摄影坛上,有着同样尊高的 身份。欧洲所发行的一些摄影大师专集,就往往故意将亚当斯摒弃在 门外。但无论如何亚当斯在摄影史上有其一定的座标点,这是对他再反感不过的人,都不能不承认的事实。
历史座标上的亚当斯
十三年前时代生活出版公司(TIME LIFE BOOK)所出版的生活摄 影丛书(LIFE LIBRARY OF PHOTOGRAPHY)是第一套将摄影艺术有 系统地做全面性介绍的书。在其《伟大的摄影家》(Great Photographers)一集里,从 1840~1960年间,以二十年为一代,将有史以来 的摄影家做编年史的介绍,亚当斯被列为1940—1961的这一带代的摄影家做编年史的介绍里,其他则分别是:
毕尔·布兰德(Bill Brandt,1904~1983)
昂利·卡蒂一布列松(Henri Cartter-Bresson,1908~)
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1918~1978)
罗伯·法兰克(Robert Frank,1924~)
安瑟·亚当斯
麦诺·怀特(Minor White,1908~1976)
哈利·卡拉汉(Hars Callahan,1912~)
亚落·西斯京(Aaron Siskind,1903~)
尤瑟夫·卡什(Yousuf Karsh,1908~)
菲利普·哈斯曼(Philippe Halsman,1906
阿诺·纽曼(Arnold Newman,1918~)
伊文·番(Ieving Penn,1917~)
伊涅斯特·哈斯(Ernst Haas,1921~)
这十三位摄影家在当初被编入断代史时,都还健在,如今先后过世了四位。剩下的几位也都处于退休或半退休状态,唯有哈斯一人经常 有新作发表。我们先概述一下其他人的风格,这样对亚当斯的时代意义会有较广面的了解。
比尔·布兰得:这位前年十二月底才过世的英国人,降生于伦敦。在 德国、瑞士度过早年的求学生活。二十五岁到巴黎充当超现实大师,也 是这一派摄影的开山鼻祖──曼·雷(Man Ray,1890~1926)的助手,受其影响深远。三年后布兰德回到英国展开自己的事业,他出版过四 本摄影专集,以一九六六年出版的《光之影》(Shadow Of Light)最具代表 性。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摄影家。他的作品将曼·雷开创的超现实想 象力的表现拉回到现实生活里,其拍摄的风景有着诡异气息,而拍摄的 人物,都有着梦境的味道,每人的潜意识都像浮现在脸孔一样。 |
|
|
|